的价格会降低,但清洁能源协会(CEA)发布的最新报告说明,在2025年,由中国出口至美国市场的电池储能系统价格将不可避免的出现上涨。。
关税壁垒与电池价格反向上涨根据CEA的年度ESS价格预测报告,虽然美国电池储能系统的价格在过去几年曾会降低,但由于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预计到2025年,BESS价格也许会出现反向上涨。CEA指出,在“基本情况”下,美国BESS的价格将在2023年高于正常水平。自2019年起,美国实施的第301条款关税开始对中国的阳极活性材料征收高额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而2018年特朗普政府征收的第232条款关税则针对进口铝和钢铁这些电池的上游原材料。这些关税直接引发了电池制造的成本上升,进而推高了电池储能系统的整体价格。
此外,CEA还指出,由于关税壁垒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今年来自中国的电池储能系统价格可能上涨35%。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美国市场上的电池价格可能将迎来不小的涨幅。此外,CEA也提到,近期美国国会提出的《恢复贸易公平法案》旨在取消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PNTR)地位,这一法案若通过,可能进一步加剧关税壁垒的效应。尽管CEA认为该法案“有很大的可能性”在参议院搁置,但其对市场的潜在影响仍不可忽视。
美国电池储能市场对磷酸铁锂(LFP)电池的依赖度极高,而这一产品几乎全部来自中国。由于LFP电池的生产和供应链几乎完全掌握在中国手中,美国的关税政策使得中国LFP电池的价格上涨压力增大。 CEA在报告中指出,非中国LFP供应链的建立仍需要数年时间。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东南亚和韩国的LFP制造将逐步成为选择,但短期内,这些地区的生产仍难以满足美国市场的需求。因此,CEA分析认为,即使考虑到关税因素,但是在这一时期内中国制造的LFP电池对美国来说仍将是最划算的选择。
为了应对关税带来的挑战,一些美国电池制造商开始寻求通过进口电池的本地集成方式来避免关税压力。CEA写道,在美国,采用进口零部件组装的电池仅会对从中国进口的零部件征收关税,这一策略为电池储能系统的价格控制提供了灵活性。电池市场的集中化与垂直整合目前美国本土的电池储能市场的竞争态势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预测,美国2025年电池储能系统的安装量将达到13.5GW/48GWh,年增长率分别为5.5%和13%,尽管这一增速并不十分突出,但市场的集中化趋势明显。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已经在采取垂直整合的战略。该公司已在2024年4月推出容量为6.25兆瓦的Tener集装箱式电池系统。该产品不但是世界上第一个可量产的 6.25MWh储能系统,而且宁德时代还宣称其在使用的前五年内不可能会出现任何衰减。
可以看出宁德时代的垂直整合战略不仅包括电池生产,还涵盖了电池系统的集成和储能解决方案的提供,这一战略将有利于其进一步在美国市场拓展业务。根据韩国市场研究公司SNE Research的数据,2023年宁德时代在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的份额为35.6%,总出货量达到308GWh。SNE Research还指出,全球电池市场的集中度非常高,前十大电池制造商占据了94%的市场占有率,其中前五大制造商的市场占有率为78.4%。这种高度集中的市场格局推动了许多电池制造商选择垂直整合,旨在通过控制生产和供应链来增强市场竞争力。
结语:美国电池储能市场正处于复杂的政策与市场环境中。关税壁垒、供应链瓶颈以及市场的高度集中,使得美国电池储能系统的价格上涨几乎不可避免,由此也可以发现美国政府为了短视贸易保护对中国采取不友好的关税政策,真正伤害的还是美国市场。来源: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