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中钢集团旗下科技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8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公司以金属材料及检验检验测试业务、磁性材料的生产与销售为主业,当前已成为中国金属制品检验检测权威机构与国防军工领域重要的金属制作的产品研发制造企业;软磁原材料四氧化三锰产能全球第一;永磁器件产市场竞争力位居行业前列。
截至2021年,公司已拥有“国家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磁性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 6 个国家重要创新平台, 8 个省部级创新平台,并承接近 30 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任务。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截至2021H1,中钢集团通过控股子公司中国中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控制下的企业合计持有公司 33.4%股份。
此外,公司拥有 6 家全资控股子公司,以及包括中钢制品院在内的 3 家控股子公司。
依据公司业务板块分类,公司当前主要营收与利润来源为检验测试服务、磁性材料业务,并附有装备制造、有机化工业务。
公司全资子公司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作的产品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钢丝、钢丝绳各类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以及行业质检信息技术服务。
(1)金属制品方面,公司为中国金属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是国内弹性材料钢丝、特种异型钢丝、军工用特种钢丝及钢丝绳等产品的主要研发生产基地,拥有科研、检测和中试生产仪器设备 2000 多台,具备年产 5 万吨金属制品的生产能力。
(2)检测方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下设国家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简称中钢国检),是全国首批批准成立的国有性质第三方检验机构,有着 37 年检验历史,并拥有 CMA、CAL、CNAS、ILAC、安全生产检验测试、公路工程综合甲级资质、桥隧专项等诸多资质证书;国家授权检测业务范围十大类 10000 多个参数,4000 多个产品;检测范围覆盖金属制作的产品、工程原材料及构配件、公路工程、轨道交通、桥梁工程、隧道工程、钢铁产品、防水材料、耐火材料等产品检测。
(1)稀土永磁器件事业部:主要生产以铁、钕、硼极少量添加剂镝、铽等为原料烧结制成的永磁稀土材料。产品广泛运用于航天航空、机器人、医疗器械、新能源车、风电、家电、电子、电力机械等领域。
(2)永磁器件事业部:主要产品包括各类永磁氧体器件,如汽车电机用永磁铁氧体、变频洗衣机用永磁铁氧体、变频空调用永磁铁氧体、冰箱压缩机电机用永磁铁氧体等。
公司装备制造业务生产塔磨机、高压辊磨机、CT 系列湿式永磁筒式磁选机等,可广泛应用于包括金矿、银矿、铜矿、镍矿、锰矿、铁矿、锌铅矿等多种矿石及固体颗粒的超细磨与加工。
其中,公司自主研发的“水饱和非极性介质中 9-芴酮的制备技术”具有反应温度低、产品纯度高、环境污染小、催化剂和溶剂可循环利用,以及体积产率高等特点,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当前市占率达 70%。
9-芴酮主要用于光学材料用于改性或合成性能独特的高分子材料,可应用于手机及数码相机镜头、液晶显示器用膜等。
营收构成来看,以四氧化三锰为代表的工业原料产品为公司第一大营收来源,2020 年贡献 5.3 亿元,占比 32.3%;电子元器件产品,包括永磁铁氧体器件及稀土永磁器件,贡献 3.2 亿元,占比 19.6%;磁性材料共计贡献营收占比超过 50%。
金属制作的产品检测业务贡献 3.7 亿元,占比 22.8%;金属制作的产品贡献 3.4 亿元,占比 20.5%;冶金、矿山、机电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贡献 0.8 亿 元,占比 4.8%。
股权激励深度绑定管理层利益。公司 2020 年初入选国资改革“科改示范企业”,多年来通过科研机制改革、加大资本运营、坚持市场化激励等方式,抢抓深化改革“窗口期”,取得显著成效,相关改革经验入选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创新:“科改示范企业”案例集》。
2021年 9 月,公司提出首次股权激励计划,进一步推荐激励制度建设,拟向包括公司董 事、高层管理人员、中层人员及技术业务骨干在内的不超过 148 人(占员工比重约 15%) 授予1328万股股票期权(占股本总额 2.3%),价格为 4.15 元/股,并于股权激励方案中设定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 18%的增长目标。
“十四五“规划目标清晰。公司于 2021 年 12 月发布《“十四五”发展战略与规划纲要》。
依据《规划》,公司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新材料企业的愿景,提出了以新材料产业为核心,做强磁性材料及器件、金属制品及检测服务等核心产业,做优矿山及建材专用设备、精细化工材料及冶金检测设备等特色业务,积极拓展新能源材料等业务。
公司对其各业务板块均制定详细计划,力争打造多个细分赛道隐形冠军产品,实现跻身产业“世界一流”目标。
客户资源稳定优质。公司凭借行业领先的服务水平与产品质量在业内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拥有一批优质、稳定的客户资源。
目前公司产品的主要客户包括格力电器、美的电器、海尔电器、小天鹅、惠而浦、莱克电气、东贝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东风集团、一汽集团等行业内知名企业。
政策引导,我国检测认证行业持续扩容。检验测试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技术服务业。
近年来,国务院、行业协会等部门、机构相继出台文件,旨在为检测行业营造行业发展良好环境,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做强做优做大。
当前,中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四五”规划》第二稿已形成,《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将进入高速发展和改革创新并举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受近年国内政策开放及产业发展的推动,国内质量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中国逐渐跻身质检行业的“世界大国”。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统计,2020 年检测行业市场规模达 3586 亿元,同比提升 11.2%。
我们认为随着“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我国检验检测市场将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未来 5 年预计 CAGR 达 14.0%,2026 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7500 亿元(前瞻研究院预测)。
2020年我国检测机构数量达48919家,且地域化特征较为明显,企业多集中于如生命科学、环境监测等检测细分领域,尚未出现跨地域、跨领域经营的行业龙头。
根据公司营收与行业空间预测,华测检测、谱尼测试、广电计量等头部上市企业市场份额仅占 0.4%-1.0%左右,行业集中度远低于英国(预计2021-2022年CR4达10.5%)。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提出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第三方检测迎来快速发展机遇。我们认为政策扶持下检测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具有技术优势与规模优势的检测公司望做大做强。
公司下属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是国家质检总局首批批准成立的第三方公正性检验机构,主营金属制品及质量检验检测。
公司总部设立于郑州,并依托铁路业务布局全国,在焦作、河北、安徽、四川、云南、广东、贵州、吉林、上海均有分子公司实验室。
公司与各地客户保持深入、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全国各省市设立了三十四个办事处,未来有望维持拓展客户,打破检验测试业务区域性,进一步提升市占率。
近年来,除优势高铁业务外,非高铁检测业务占比逐步提升,为公司发展提供新动力。
2019年收购西部业黔 80%股权,开拓建筑检测市场;2020 年收购正达交通检测 100%股权,新增公路综合甲级检测资质;2021年正式成为桥梁隧道工程专项试验检测机构,新增获批岩土专项检测资质等并成功入选《2021年度铁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名录》。
公司金属检测业务起家,根据《中国认证认可年鉴》,中国金属材料测试领域 2017 年行业空间达 51.5 亿元(假设金属检测市场份额维持不变,预计 2020 年达约 89.4 亿元)。此外,公司新布局建设工程(道路、桥梁)检测,2017 年行业空间约 560 亿元(假设建设工程检测市场份额维持不变,预计 2020 年达 972 亿 元)。
2021年 4 月,公司发布《关于公司全资子公司增资混改方案的议案》,郑州金属制作的产品研究院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并同步实施员工持股方案,合计出资 2.3 亿元,占比 13.1%,其中员工持股平台持股比例占比达 3.1%(2020 年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净利润 1.6 亿元)。
在良好的激励制度下, 营收连年实现高增长,检测服务 2017-2020 年分别实现 1.3/1.6/2.6/3.7 亿元,CAGR 达 42.0%,位于行业前列。
公司金属制品检测业务盈利能力强,毛利率稳定在 50%以上。2018-2020 年分别实现 55.5%/53.5%/51.8%,领先同行,显示出公司良好的管理水平。
磁性材料按去磁难易程度分为永磁、软磁材料。磁性材料是古老而用途十分广泛的功能材料,按磁化后去磁的难易可分为永磁材料和软磁材料。
磁性材料作为重要的基础功能材料,下游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新能源车、风电、节能家电、电子、智慧城市等。
根据公司公告,2021年全球磁性材料行业市场规模预计达557亿美元,3 年 CAGR 达 9.7%。
公司磁性材料业务涉及四氧化三锰及其主要原料电解金属锰(生产软磁铁氧体的主要原 料)、永磁铁氧体、稀土烧结钕铁硼器件、以及软磁铁氧体(项目建设中):
一类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包括风力发电(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 EPS)、节能家电(空调压缩机、节能电梯等)、机器人等;
中国作为稀土永磁最大生产国与消耗国,2015-2020 年消耗量由 10.4 万吨增长至 14.9 万吨。受下业需求刺激,预计未来消耗量将持续快速增长,2025 年达 22.5 万吨,5 年 CAGR 达 8.6%。
假设一辆新能源车新增钕铁硼用量约为 3KG,预计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高性能钕铁硼消耗量可达 1.6 万吨,5 年 CAGR 达 32.1%。
变频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持续提升,对高性能磁体的需求量亦逐步增大。预计 2025 年,中国节能领域的高性能钕铁硼消耗量将达 1.8 万吨,CAGR 达 16.3%。
目前风力发电机大多使用稀土永磁材料制造的直驱永磁发电机。Frost&Sullivan 预测 2025 年中国风力发电机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消耗量将达约 1.7 万吨,CAGR 约 13.1%。
公司产品有各类永磁铁氧体器件,如汽车电机用永磁铁氧体、变频洗衣机用永磁铁氧体、变频空调用永磁铁氧体、冰箱压缩机电机用永磁铁氧体等。
2015-2019 年中国铁氧体永磁材料产量较为平稳,维持在 50 万吨左右。我们认为两方面因素有望驱动铁氧体永磁材料生产企业盈利增长。
公司软磁材料产品包括四氧化三锰(产能全球最大)、铁硅粉、铁硅铝粉等,同时规划在建 1.5 万吨软磁铁氧体产能。
其中,电池级四氧化三锰主要用于制造锂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电子级四氧化三锰大范围的应用于汽车、光伏、电子、家电、5G 通讯、电力、充电桩等行业,也可用于光学玻璃、热敏电阻等功能材料;铁硅粉、铁硅铝粉等铁基软磁粉末可用于生产软磁金属磁粉心,广泛用于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5G 新基建、轨道交通等领域。
2020 年 9 月,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 11 亿元用于建设年产 1.5 万吨高性能软磁铁氧体项目与高性能永磁铁氧体绿色制造生产项目。
毛利率位于行业中等水平。公司电子元件业务2018-2020年实现毛利率24.0%/25.3%/19.2%,对比磁性材料上市公司处于居中水平。
公司作为科研院所转制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一批深耕行业数年、经验比较丰富的技术专家,拥有磁性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磁性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马鞍山市磁性材料及其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4 个研发机构,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院士工作站。